美联储降息“箭在弦上”,铜价何去何从?发表时间:2025-10-29 11:11 近期,有色金属市场风云变幻,铜价走势备受瞩目。今日长江现货市场 数据显示,1#铜价格为 87820 元/吨,较之前下跌 420 元/吨; 而 A00 铝价格为 21170 元/吨,微涨 10 元/吨。在铜价近期本就处于高 位运行的背景下,此次下跌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与深入思考,其背后 是多重复杂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美联储政策预期:降息悬念与市场猜测美联储的货币政策走向一直是全球金融市场关注的焦点,其对铜价的影 响也不容小觑。今日市场将迎来美联储于美东时间周三(北京时间周四 凌晨 2 点)公布的利率决定,市场普遍预计决策者将再次降息 25 个基 点。这一预期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基于一系列经济数据和市场动态的综 合判断。 上周五公布的美国通胀数据比预估温和,这为美联储降息提供了一定的 依据。温和的通胀意味着物价上涨压力相对较小,美联储在制定货币政 策时无需过于担忧通胀失控,从而有更多空间通过降息来刺激经济增 长。本周二公布的数据显示,由于对短期就业机会的担忧,美国消费者 信心在 10 月降至六个月低点。消费者信心是反映经济健康状况的重要指 标,消费者信心下降意味着消费支出可能减少,进而影响经济增长。这 一数据进一步强化了市场对美联储降息的预期,为降息提供了更多支 撑。 市场不仅关注美联储是否会降息,还密切关注其准备结束量化紧缩计划 的任何迹象。量化紧缩是指美联储减少资产负债表规模、回收市场流动 性的过程,结束量化紧缩将为市场注入更多流动性,对资产价格产生积 极影响。投资者还将聚焦美联储主席鲍威尔随后的新闻发布会,试图从 他的言论中判断未来降息幅度和节奏。如果美联储释放出更为宽松的货 币政策信号,将进一步提振市场风险偏好,推动铜价上涨;反之,如果 政策信号不及预期,铜价可能面临下行压力。 美国政府停摆:数据缺失加剧政策不确定性美国政府继续停摆这一事件,虽然看似与铜价没有直接关联,但却通过 影响政策制定和经济数据发布,间接对铜价产生了影响。由于政府停 摆,政策制定者无法获得关键的经济数据,这使得美联储等政策机构在 制定货币政策时面临更大的不确定性。 美联储官员上一次在没有政府关键经济数据的情况下制定货币政策,是 在 2018 - 2019 年美国政府“停摆”期间。当时,美联储 2019 年 1 月 会议纪要显示,在没有美国商务部月度零售销售报告的情况下,美联储 官员选择用信用卡交易和汽车销售数据来分析市场状况。然而,这些替 代数据毕竟无法完全替代官方经济数据的全面性和准确性,政策制定者 在决策时面临更大的困难和风险。 在当前铜价高位运行且市场对经济前景存在担忧的情况下,美国政府停 摆导致的数据缺失进一步加剧了政策不确定性。投资者难以准确判断美 国经济的真实状况和未来走势,从而在投资决策上更加谨慎。这种谨慎 情绪可能导致市场资金流向相对安全的资产,减少对铜等风险资产的需 求,进而对铜价形成压制。 贸易摩擦升级:加拿大成“导火索”国际贸易领域近期波澜再起,加拿大与美国之间的贸易摩擦升级成为了 影响铜价的一个重要外部因素。美国总统特朗普以加拿大利用美国前总 统里根对关税发表负面言论制作“虚假广告”为由,宣布对加拿大在现 有基础上再加征 10%的关税。这一举措看似荒诞,却蕴含着深刻的贸易 博弈逻辑。 从直接影响来看,加征关税将直接增加加拿大出口到美国商品的成本, 削弱其在美市场的竞争力。加拿大制造业高度依赖出口,尤其是对美出 口,此次关税上调无疑将对其制造业造成沉重打击。企业订单减少、生 产规模收缩,进而影响相关产业链上下游的就业和投资。分析人士预 计,这一举措将严重打击加拿大制造业与出口投资信心,导致企业推迟 或取消投资计划,减少生产活动。 在货币政策层面,贸易摩擦带来的经济下行压力将迫使加拿大央行采取 宽松政策以刺激经济。市场普遍预计,加拿大央行将降息 25 个基点,以 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对冲贸易与经济放缓风险。货币政策的宽松往往会 增加市场流动性,但在此次贸易摩擦的大背景下,市场对加拿大经济前 景的担忧可能会抵消部分宽松政策带来的积极影响,同时也可能引发全 球投资者对贸易保护主义蔓延的担忧,进而影响全球市场风险偏好,铜 作为重要的工业金属,其价格自然也会受到波及。 综上所述,今日铜价下跌是贸易摩擦升级、美联储政策预期以及美国政 府停摆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下,铜 价未来走势仍充满不确定性。投资者需要密切关注国际贸易形势、美联 储货币政策动态以及美国政府停摆的进展,以便及时调整投资策略,应 对市场变化。 铜铝今日最新行情:
免责声明:凡注明文章来源为“铜商情官网”的文章,均为铜商情原创,版权归本网 站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本信息仅供参考,不 具备市场交易依据,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交易,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