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色金属行业2025年展望:供需错配下的结构性机遇发表时间:2025-04-23 18:01 供需格局重塑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消费国,在新能源转型和基建投资驱动下,需求复苏动能逐步显现。 光伏、新能源汽车及电网升级等绿色产业持续释放增量需求,特别是铜、锡等战略金属受益显著。 反观欧美市场,受贸易政策波动和经济增速放缓制约,传统工业金属需求相对疲软。 供给端面临多重约束,资源禀赋衰退、地缘政治风险与环保成本上升形成"三重压制"。 全球主要矿山资源品位持续下滑,叠加新兴资源国政策不确定性,新增产能释放明显滞后。 铜矿供给增速已无法匹配需求增长,铝土矿区域性短缺或成常态,缅甸锡矿停产等突发事件加剧供应链脆弱性。 库存与价格联动 极端库存水平放大价格波动弹性,任何供给端扰动都可能引发剧烈波动,如非洲锡矿停产曾导致伦锡单周暴涨近20%。 锑等小金属品种因光伏、阻燃剂等新兴需求崛起,供需缺口持续扩大,价格中枢有望突破历史高位。 政策驱动与风险 国内政策组合拳逐步发力,二季度或迎"货币宽松+财政刺激"共振,特高压、数据中心等新基建项目将加速实物需求兑现。 但需警惕三大风险传导:中美贸易摩擦升级可能冲击新能源产业链, 资源国政策反复加剧供给波动,以及地产链复苏滞后拖累铝消费。 投资策略建议聚焦强供给约束品种:铜、锡、锑等供需矛盾突出的金属具备长期配置价值, 关注资源龙头及成长性标的;电解铝、镍等品种需等待产能出清信号。 当前市场处于"需求修复-供给滞后-库存重建"的传导窗口,建议把握政策催化下的结构性机会,同时密切跟踪地缘政治及产业政策变化。
|